浅析短视频视域下的“童年的消逝”
董峰浩
[摘要]本文立足于尼尔·波兹曼的“童年的消逝”理论,从短视频的视角切入,提出导致“童年消逝”现象主要体现在儿童对短视频的接触与使用、短视频对儿童价值观的改变以及短视频平台上的儿童形象呈现三个方面,并探究信息的可获得性如何导致该现象的产生。
[关键词]短视频,童年的消逝,未成年人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中指出,“电视使得一切信息都能够在成人和儿童之间共享。读写能力、教育和羞耻心的消失,导致印刷时代二者之间形成的‘文化鸿沟’趋于模糊。电子传播逐渐主宰了人们处理事情的方式,引导着人们的意识方向。在成人和儿童共同成为电视观众的文化里,政治、商业、教育等最终蜕变为幼稚和肤浅的弱智文化。”然而,相比于电视,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影响显然更具颠覆性。社交媒体、直播平台以及短视频的出现,使得“儿童”与“童年”的距离在新媒介技术之刃的作用下分隔得越来越远。
文献综述“童年的消逝”理论被运用于多学科领域。作为主要研究领域的传播学,对“童年的消逝”研究可大致分为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对《童年的消逝》或理论的文本解读。陈峻俊按照书中提示的媒介变迁角度,对印刷时代的童年诞生到电子时代的童年消逝进行阐释,并对“成年的消逝”观点进行创新,认为“成人化的儿童”可以进一步分为两个时期,即“成人化的儿童期和儿童化的成人期”。付彦松则从“童年”概念的初期历史演化进程、技术革命对童年概念的不同冲击以及“成人化儿童”时代我们应当关注“美好童年”教育三个方面对《童年的消逝》进行梳理解读,着重分析“童年”概念的演变过程。
另一方面,从媒介变迁或数字媒介视角对“童年的消逝”现象演化进行创新研究。周海宁认为数字媒介技术的发展能够为新儿童的产生奠定社会基础,儿童能够通过学习和教育掌握新技术特性,适应新技术对人的认知和社会构成带来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能动地构建属于自己的童年。与其相反,姚倩则认为,虽然现代媒介技术飞速发展,但网络媒体对少年儿童的成长过程却没有质的提升,反而引起了“童年的消逝”。刘清华认为面对传播媒介的不断变迁,对于“童年”一词,应该采取辩证、联系、发展的方式看待大众传媒带来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在“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互联网背景下思考童年的命运及其未来走向。
综上所述,目前学界已经关注到新媒介技术环境对儿童及童年的影响,并能够从积极推动和消极阻碍两个视角进行辩证分析,探讨童年消逝与否。但对于“童年的消逝”理论研究的切入点更多的是在较为宏观的层面,少有从儿童自身媒介使用情况出发进行具体分析。因此,本文以尼尔·波兹曼的童年理论为基础,分析数字媒介生态视域下兴起的短视频,是如何导致我国儿童的童年消逝,并对其过程中的表现及原因展开分析,以期为更好地阻止这一现象的蔓延提供解决思路。
短视频中“童年消逝”的表现1.使用接触:短视频逐渐替代传统儿童游戏截至2020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为1.83亿,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也已达到94.9%,高于全国互联网普及率(70.4%)。作为近几年蓬勃兴起的互联网娱乐服务,短视频在未成年网民互联网应用使用情况当中占比高达49.3%,仅次于听音乐和网络游戏,成为使用最普遍的网络休闲娱乐之一。短视频对于识字水平有限的儿童来说,并不需要学习遵守复杂的逻辑和修辞传统的规则,这种无需思考的娱乐方式很容易导致儿童沉迷其中,从而放弃原来的传统户外游戏,儿童与成人的娱乐游戏方式逐渐融为一体。
2.形象呈现:儿童的成年化与成年人的儿童化儿童与成人在短视频平台上的形象呈现颠覆体现在两方面:其一,被动统一为信息共同体。通常情况下,为了满足多种需求以大量吸引不同用户,短视频平台几乎不会对视频内容进行过多的限制,因而视频内容并不具有明显的排他性。儿童与成人所接触到的信息几乎无异。其二,主动扮演。短视频平台顺势开发具有儿童特征的贴纸动效,吸引年轻人进行视频创作。同样,“小学生用笔和橡皮模仿化妆”“未成年人跳韩国女团舞”等儿童成人化行为的视频在短视频平台上也比比皆是,童年在这样的“成人风格”中渐渐消逝。
3.观念改变:儿童网红功利化短视频具有强大的流量变现能力和低准入门槛的特性,资本入局助推短视频的商业化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加入其中。以往仅被当作观看者的儿童用户在短视频领域的角色也或主动或被动地转变为内容的直接生产者或参与者,无形之中造就了越来越多的“儿童演员”,并不可避免地成为网络世界中被关注的特殊群体,开始走上“网红”的道路。在众多类型的儿童网红中,其涉及范围早已超出传统意义上的儿童领域,传统的“童年元素”被消解,“纯真”被贩卖为网络空间中的消费品。在金钱吸引和看客心理的驱使下,儿童或主动或被动地成为流量和利益的牺牲品,过早地被成人世界里的规则所绑架。甚至有些儿童网红已经接受这种扭曲的价值观,儿童与成人的想法在利益驱使下逐渐统一。
短视频如何影响“童年的消逝”
1.提前暴露成年人世界的信息儿童原本是一个被屏蔽在某些成人世界信息外的群体,但内容良莠不齐的短视频平台很难避免儿童看到充满冲突、性爱、暴力等低俗不良内容的信息风险。即使当前平台通过图像识别技术甚至人工团队对用户上传的视频进行审核,但不良信息仍难以被彻底区分。此外,尽管平台被要求增设“青少年模式”,但执行与否全凭个人自觉。私人化的使用行为以及匿名化的网络参与使得儿童从短视频中提早获知了部分与年龄段不相匹配的信息。成年与童年的界限伴随着属于成人的“秘密”被暴露而逐渐摧毁。
2.削弱媒介信息环境的控制权印刷时代,童年与成年的概念区分以符号世界为依据,未成年人必须通过学习识字、掌握文字世界的规则后才能变为成人。因此,当到达特定时期,成年人则将“秘密”以一种自认为儿童在心理上可接受的方式透露出来,在一定程度上成年人或者说教育掌控着儿童对媒介信息环境接触的控制权。但如今,社会缺少存在严格区分儿童世界和成人世界的社会公共机构的文化氛围。儿童对媒介的接触与使用机会增加,致使信息获取路径逐渐多样化且展露内容随机性不断加大。另一方面,作为短视频环境下的信息共同体,儿童和成年人的价值风格、行为观念逐渐趋于融合。本该承担儿童教育责任的成年家长,在当前短视频时代的媒介素养以及语言创造能力尚且存在不及未成年人的情况。这导致扎根于社会等级观念的礼仪实践与意义也相应下降,成人失去大部分的权威和光环,同时也丧失了拥有教育孩子能力的信心。
3.构建具有误导性的拟态环境李普曼曾提出借助自己头脑中的想象勾勒是人对未曾经历过的事物产生感觉的唯一途径。成年世界对于还处于价值观塑造阶段的儿童来说是一个充满神秘的向往。此时,以记录生活为口号的短视频平台,凭借其所谓的“真实性”成为儿童探索成年世界的窗口,影响儿童处理事情的方式和意识方向。因此,单凭片面的网络接触和头脑中的想象会不可避免地对网络世界、现实世界及成人世界形成错误认知,从而导致实际互动偏差,造成儿童因模仿成年人不恰当的行为而导致越轨事件的发生,童年也因此将在错误中消逝。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1][美]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M].吴燕莛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2]陈峻俊.尼尔·波兹曼的媒介变迁与童年理论[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12).
[3]付彦松.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的文本学解读[J].河南社会科学,2016(09).
[4]周海宁.论从大众传媒时代到数字媒介时代的童年变化[J].
新闻传播,2018(17).
[5]姚倩.网络时代“童年的消逝”现象分析[J].新闻爱好者,2012(10).
[6]刘清华,罗彬.媒介变迁视域下的童年——从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说开去[J].
视听,2017(10).